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面对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共同关切,纺织行业有哪些焦点、热点问题,希望代表委员在会上建言献策?2月27日,
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主办。中国纺联、各行业协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纺织行业的全国表委员以及行业代表,通过现场和视频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在题为《担当时代使命,开启锦绣新程》的讲线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中国纺织工业从“大而全”向“强而韧”跃迁,产业的发展特征、外部环境、目标任务都在深刻改变。面对新形势,行业应该思考怎么样谋篇布局,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孙瑞哲在讲话中,从产业自身看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任务、从外部环境看高水平发展的方向要求、从战略机遇看全球引领力的路径基础、凝心聚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四个方面做阐述。他提出,要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筹中,做好战略谋划、系统布局;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统筹中,推动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在新动能与旧动能的统筹中,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的统筹中,全方面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的统筹中,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纺联副会长杨兆华介绍了今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的建议和议案、提案情况。这些建议、议案和提案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任务,在专业协会深入调研基础上,围绕行业发展热点难点,重点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建议,分别为支持国产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出口,推动智能纺织材料和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发展。
二是围绕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分别为依托“以旧换新”政策稳固扩大纺织服装的消费规模、推动纺织非物质文化以及历史经典产业相关这类的产品纳入提振消费行动。
三是关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纺织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推进印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四是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进口棉花的足额发放,促进纺织行业安全,高效建设国际化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业链稳定。
五是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疆棉花质量,推进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是关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规范电商运营,赋能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介绍,2024年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亮点纷呈:一是10年来首次系统调整优化自治区棉花及纺织服装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二是逐步推动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机械化综合耕种收率达97%,机采率达90.8%;三是兵地融合发展取得突破,实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标准统一,跨兵地交售棉花242.7万吨,较上年增长413.1%;四是推动棉花与石化产业融合,初步形成三大纺织原料“三足鼎立”格局;五是推进“工装援疆”行动;六是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2025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聚焦八个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新疆棉农增收和产业升级。一是积极争取新一轮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支持;二是加大棉花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三是加强棉花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四是实施纺织服装“延链强链”专项行动;五是推进产业集群和平台建设;六是启动补贴资金网上申报监管。七是做好反制裁和国际合作工作;八是开展公共品牌认证和市场推广活动。
梁勇表示,今年参会将提出《关于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安全》《关于将棉制品纳入国家消费补贴范围》的提案。此外,他还将提交《关于加快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规范电商运营、赋能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时尚产业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接受商标共存协议》等三个社情民意。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表示,今年两会,他将围绕供应链安全、产业集群建设及智能材料赋能健康养老产业等核心领域提出建议。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纺织行业国际化布局已进入关键时期。为此,他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安全高效的国际化供应链体系,提升国际主动权和话语权: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二是建立风险监测体系;三是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之一,当前迫切地需要坚持国际化思维和全球化视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纺织产业集群。他建议,一是推进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明确支持沿海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先进地区先行开展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建设,突破行业壁垒,加强集群治理和产业链协作,形成合力,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二是制定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发展路径、重点任务以及阶段性发展策略和要求,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和政策指引。三是设立协同发展创新基金。完善产融合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强中小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在推动智能纺织材料深度赋能健康养老产业方面,施卫东建议,推进智能纺织材料发展,为研发群体打造全天候健康监护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健康养老产业从基础照护向智慧康养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突破技术瓶颈,强化智能纺织材料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多维度综合施策,从技术攻关、产业协同、市场培育、标准引领等多方面入手,加速推动智能纺织材料深度赋能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介绍,今年将提出五项建议,涉及高性能纤维出口、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发展、公共场所以及高层建筑逃生装备配备等多个领域。
国产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支持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的出口,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宋西全表示,医疗健康是当前产业用纺织品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我国在口罩、医用防护服、手术衣、医用辅料等传统生物医用纺织品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在人工血管、高端手术缝合线、中空纤维膜等高端生物医用纺织材料领域,我国与世界领先水平仍存在比较大差距,不仅推高了医疗支出,还面临限供断供的风险。
为加快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发展,他建议: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加快研发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及应用纺织材料,建立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工业融合发展,完善产业链,打通堵点卡点,推动我们国家医疗器械自主创新。
宋西全强调,公共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环节。他建议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同时,重视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逃生应急装备的配备,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继发十分关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问题,今年上会计划提出“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加强技术装备攻关”的建议。
针对废旧纺织品存量大、回收渠道分散和欠规范、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全流程生产装备存在瓶颈等痛点难点,吴继发建议:一是建设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废旧制式服装”的全国性回收网络,二是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体系和系列标准,三是加大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重大技术装备的投入支持。
来自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青岛大学原校长夏东伟等纺织行业的代表在座谈会上也发表了真知灼见。